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

手机版

铁血读书>军事科幻>烽火洗礼>第十五章 哀兵(一)
背景颜色:
绿
字体大小:
← →实现上下章节查看,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

第十五章 哀兵(一)

小说:烽火洗礼 作者:铭载 更新时间:2019/12/4 15:18:51

夜一片漆黑,阴风阵阵,很多部队的长官都接到了撤退的命令,余鸿也不例外,他在军用地图上指示了一番,所有排以上长官都已经明确部队要撤往昆山,士兵们即被召集,简单准备与明悉要义,火速出发。

如何将这些士兵带回去确实是余营长面临的难题,老兵们自然是对上海周边的许多地区都比较熟悉,但是在没有月光的漆黑的夜晚,没有指北针,沿线路边建筑也被炸得一塌糊涂,早已面目全非,这样的撤退行动不是一般的困难。

负责在前面开路的是七连长邓炳新,两三百人的队伍开始浩浩荡荡地向西而行。不用再担心行军的速度,士兵们惊恐万状地盯着自己身边的队友,就连负了轻伤的士兵都使出了浑身的劲,努力跟紧了前面的人。与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的心情,吴祎紧张而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悸动,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。

幸好队伍开拔没多久,就碰上了从各个地方撤退出来的官兵们,他们融合在一起,组成一条延绵的长蛇。队伍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,没有人想多说一句话,只是任凭双脚迈着沉重的步伐,努力向前一步一步走着。

走啊走,一夜走了几十里地,天渐渐发亮了,有的士兵走得实在是累了,一屁股坐在路边的地上,看着从身边经过的一个个同僚,静静地抽着烟,努力不去想发生了什么。

一大早,日本人的飞机尖叫着从撤退部队的头上飞过,投掷了几十枚炸弹之后,又低空飞行用机枪向惊慌失措的人群疯狂扫射,败兵们在公路上抱头鼠窜。

吴祎的身边已经找不到一个熟悉的人了,他焦急的努力找寻着熟知的面孔,问了几遍旁边经过的人也没有谁答应他,一个个都木然的看着他,然后向前走去。

别人几乎也和他一样,他们挤在一群陌生的士兵之中,在人潮里无助的像是漂浮在大海里的一片树叶,没有人再去反抗敌人的轰炸,或是拿枪对敌机扫射一番什么的,他们觉得这些几乎等于是徒劳的了。

吴祎索性也到路边趟下,喝了口水,抽了支皱巴巴的烟,甚至想舒服地睡上一觉。有人可能会不敢在这时候躺下,因为也许他就再也不想起来了,但是对于一个强烈求生欲望的人来说,继续赶路才是吴祎唯一的希望,就算是爬也不可以放弃。

也不知道过了多久,杨耀华带着几个营里的士兵,从后面走上来了,一眼就看见了他,大喊道:“吴祎,排长,你怎么在这呢?”

吴祎抬起头,哀愁似乎被一击而散,原来是他走得太快走到自己队伍前头去了,营里还有更多的人落在队伍的后面。

“杨兄,你们怎么那么慢,我还以为你们死哪去了呢!”说完,吴祎跳起来,向杨耀华他们几个奔过去。

“吴排长,离昆山还有多远?”一个士兵问道。

“还有多远不清楚,最快下午的时候能到。”吴祎回答说。

他们决定停下来等待余营长。

只见着无数的难民加入到了行军的行列,有的人可能刚失去了亲人,哭叫着,蓬头垢面。公路上军民夹杂在一起,混乱不堪,天上仍然有敌机在追击扫射、轰炸,但无人去躲避,即想避亦无可避也。一边走着,一边被炸着,公路两旁,血肉横飞,惨不忍睹。有的未绝气者,要求同志复枪,悲哀痛哭之声,震动天地。

这天下午,余鸿的第三营在昆山前面的安亭设了集结点收容自己的队伍,他们奉命要赶往昆山青阳港公路大桥。士兵们陆陆续续赶到了,看着他们一个个的样子,余鸿感到无比的丢脸,此刻他所见到的完全与几天前的是另一番景象,这哪里还是曾经将日军阻挡在阵前的军人,哪里还是一把能捅入敌人躯壳的尖刀!

其他后续的撤退部队相比余鸿他们而言只有更惨,956团自上海北面败退之后,奉命到松江阻击金山卫登陆之敌。13日黄昏,由东北军留下掩护广东部队脱离火线,部队开始奉命向昆山撤退。

日军一个旅团早已伏击在路上,二连被敌人机枪打乱,死的死,伤的伤,余复连长身边仅有吴士辛一人跟随,他们直到走得双脚发麻,到达昆山以后也没找到几个连里的人。

钟汉群左手受了伤,他强行泅水渡过四十余米宽的小河,身上衣服尽湿透,天下小雨泥泞,在弹雨中行走。走了一夜,来到昆山前面的安亭大桥。67师工兵数十名在公路大桥上布置炸药十多箱,欲将长达二百多米大桥炸毁,许多人正在制止不得。

一高级将领到来,说道:“后面军民数百万,炸桥等于自杀他们,宝、嘉方面我军正在有条不乱的向常熟退却;而上海西南面,我军被伏击,以至如此乱窜。昆山前面,有预备军广西部队,今晨我白崇禧将军率领数万广西军攻克徐公桥,包围敌军一个旅团,全被我军歼灭,夺回骡马辎重不少,炸桥于我军也不利”。说完,立于桥上,派兵守之,叫后面军民速行。

还有的高级军官竟然化装成难民,扔下自己的部队。很多西撤的士兵,死的死,逃的逃。军官成了光杆司令,士兵成了没有头的苍蝇。烈士的尸骨,暴露在荒野,辎重军需物资等,送入敌人的囊中。难民成了任日本兵屠宰的猪狗,死伤无法统计,也没有人会再去统计。

1937年11月12日,上海沦陷。

没有人站出来对此次战败负责,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发布《告上海同胞书》:

“亲爱的上海同胞们,我军因为战略上的关系,暂时从上海附近向后撤退,我们一方面用全力巩固第二阵地,必定在最短期内积极进取,来收复我们淞沪。我军这一次撤退,是战略上有计划的撤退,绝不是战争的失败……”

3

第十五章 哀兵(一) 的全部评论

点击加载更多
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