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

手机版

铁血读书>历史架空>攻占永丰城>新征程(二)
背景颜色:
绿
字体大小:
← →实现上下章节查看,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

新征程(二)

小说:攻占永丰城 作者:易室居者 更新时间:2021/12/9 12:57:59

新征程(二)

在攻克兰州的战役中,张富卿与他的战友们,跟随指挥员,渡过黄河,迂回到到敌人后方,切断了敌人西逃的退路,策应了四纵的攻城战斗。

他们一举拿下榆中城,岌岌可危的马家军,成了惊弓之鸟,溃不成军,遁逃西去。野司发出了动员令,号召全体指战员:敌人逃到哪里就把他们追到哪里,不给他们片刻**的机会,把他们完全、彻底、干净地消灭掉。

接到命令以后,各支部队顶着风,冒着雨,忍着饥,挨着饿,连续奔袭,追击逃敌。在指挥员率领下,指战员们,日以继夜,攻城拔寨,风卷残云似的向西北挺进。

他们长驱千里,挥戈猛进,那段日子,他们不是行军,就是打仗,他们没有人记得起在哪个地方停留过。因为他们每天的行军历程都在60里,70里、80里,最多的一天走了150里。而这些行军的历程,在兵团王主任的日记里清晰地记录着。他们把残敌一直追到西宁城下,敌人如惊弓之鸟,漏网之鱼,弃城逃遁,二纵不费吹灰之力,占领西宁,解放了青海。

那段日子,部队主要处于追击状态,打仗虽然没有那么残酷了,但行军却十分艰苦。他们连吃饭都在赶路,有时候用帽子、有时候用衣襟、有时候用树叶盛上饭,边走边吃;他们很少有鞋子穿,有时候一两个月全是光着脚板走路,脚下的肌肉结成了茧,有着厚厚的死肉;他们没有衣服换洗,反复被血、汗浸透的衣服散发出恶臭味,成为虱子的天堂,后来用热水烫洗时,水盆里漂了厚厚一层……

兵团在酒泉召开进军**誓师大会,兵团司令员号召全体指战员:把五星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。

1949年9月14日,第二军5师14团,作为先遣团,翻越白雪皑皑的荒无人烟的祁连山。

祁连山,位于青海东北部与甘肃西部交界的地方,海拔四千五百多米,常年积雪,雾气缭绕,山上空气稀薄,人烟罕至,气候瞬息万变。

翻越前,上级作了动员,讲了翻越祁连山的重大意义,并强调了注意事项。队伍来到山下,每人喝了准备的生姜汤,辣椒水,暖暖肚子。每人拿了一个棍子,当作拐杖,背起背包,开始上山。他们来到半山腰,走在队伍中间的张富卿排的战友们,抬起头,往上一看,人在蜿蜒的z字路上行走,低下头,往下眺,后边的人头就在脚底下晃动。

正行之间,天气突然变了,刮起了风,一会儿又下起了雪,风雪越来越大,狂风带着哨子,呼呼直响。一霎时,风雪交加,打在脸上,刺骨的冷,有人哆嗦着,战栗着。风雪迷住了眼睛,只能眯着眼睛走。此时,张富卿和战友们身上还穿着从陕西出发时的单衣。狂风肆虐,暴风雪遇到山窝窝,变成旋风,都能把人刮倒,他们身上的单衣瞬间冰冻住,紧紧地贴在身上。风更猛,雪更大,山间的道路已经被大雪弥漫,雪有齐腿深,迈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劲,要不是人跟人,简直无法找到道路。有的地方,一边是峭壁,一边是悬崖,一不小心,就可能掉了下去,走在这里,大家伸着手中的棍子,前后拉着,有人不断提醒,抓紧抓牢,防止跌倒。

在途中,人不敢停,一停就会冷得受不了,甚至就起不来,只有不停地行走,身体才能感觉暖和一点。遇到陡峭处,难以行走,前边走得慢,后边涌上来,人挤人,挨得紧紧的。大家相互搀扶着、相互拉拽着,相互鼓舞着。

有人欢乐的喊着:“不要掉队呀!”“不要做乌龟呀!”大家互相激励着。

一个战友踏在一块冰石上,没踏稳,脚一滑,栽了个仰头面上,像坐飞机一样滑了下去,下滑了十来米。快要滑倒张富卿后边一个大个子战友面前,这个战友急中生智,照着他下滑的方向,急忙把手中的木棍向雪地里一插,刚好挡在了滑下战友双腿之间的裤裆上,由于下滑的惯性,把战友交裆碰得疼得“啊”一声,他被木棍挡住了。听到“啊”声,大家回头一看,好险哪,几米以外就是十来丈的悬崖。要不是这根棍子,战友就要掉下去,后果不堪设想。

张富卿转身急忙拉起了战友。

大家七嘴八舌地幽默地调侃这个捂着裤裆哭笑不得的战友。经过一阵热热闹闹的调侃,大家腿上反而有了劲。营长借着大家苦中带乐的气氛鼓励说:“大家别操闲心了。赶快走,到山顶捹天去。”大家听了,鼓起劲,又一步一步朝前走去。

一位当年爬过雪山的年纪有四十五六的老红军站在队伍旁边,大声喊着:“同志们,别掉队,加把劲,都跟上。加油啊,快到山顶了。”

英雄们站在山顶,望着茫茫的苍穹,看着脚下的雪域,只觉得天地接得很近。他们又远眺云海中的远处的群山。

有人高声吟念苏轼的“近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另一个接着道: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

有人高声念出了杜工部的诗句: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群山小”。

又有人高声念道: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”

又有人以高昂的声调朗诵了一首的十六字令“山,快马加鞭未下鞍,回惊首,离天三尺三。”

有人又念道: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”

大家面对群山,又有人带头,大家又唱起诗歌:

白雪罩祁连,乌云盖山巅。草原秋风狂,凯歌进**。

他们的内心也如这战歌一样,激昂、豪爽,雄壮,奔腾、欢快。

他们征服了这座人烟罕至的雪域高山。

由于山高空气稀薄,有人却感到呼吸困难,有些晕焖,宣传员唱着自编的歌谣:不敢停呀,跟着队伍,赶快走呀,山下有烤羊肉呀。用这样的歌调鼓励大家。

大家听了,鼓起劲急忙往下走。

翻越祁连山,有100多人冻坏了脚板,冻掉了脚趾,不能走路。更有130多名战友倒在了冰天雪地里,永远长眠在了祁连山上。

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,张富卿和战友们仍然行进在进军**道路上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千里之外的行军队伍里,将士们热血沸腾了!他们的眼睛湿润了,流泪了,他们欢呼着,跳跃着!这是他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结果,这是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结果,这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!

到了**,在吐鲁番过冬后,他们徒步1600多公里,于1950年三四月间到达喀什。以前,没鞋穿是常事,他的脚底老茧又厚又硬,赤脚不影响行军打仗,现在不光有了新军鞋,还有了新军装,还有了新棉衣,部分官兵换上黄色的新军装,到了南疆,全体换装上了新装。吃饭,也终于都用上碗了。

全国解放了,战争结束了,和平来到了。他们又到疏勒,也迎来一边开荒、一边建营房的激情岁月。在“大草湖”,张富卿和战友们搭起帐篷,拉开“军垦第一犁”,开始了军垦的岁月。

在军垦的岁月里,夜晚,他们在搭建的营房里,他们享受着自己军垦生产的粮食,瓜果蔬菜,喝着当地群众送来的葡萄美酒,高唱着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翰的诗歌:

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,

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

正当他们浓墨重彩地建设美好边疆的时候,**战争爆发了,飞机不时地轰炸中国东北地区,战火烧到中国的大门口。

上级从各大军区抽调有作战经验的战斗骨干连职以上军官,到北京集中,准备入朝作战。领导找到张富卿征求意见。他慷慨地说,若果成立突击队,自己还当突击队员。“我去!”他再一次主动报名申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,并得到批准。

半个月后,他和一批战友又靠双脚从喀什出发了。从**到北京,是他们的又一次“长征”。他们背着面粉做的饦饦馍,星夜兼程。一个来月的行军时间里,他们很少坐车,沿途,有的地方,公路仍然不通,路通的地方,他们有车时就坐一段,没有了就徒步,大多数时间是靠双腿步行的。

这一趟,他们走了一个来月,登上了一座座山岗、穿过了一条条沟壑,越过一条条河流。顶着风雨,冒着严寒,踏着冰雪,挨冻受饿,什么人间艰难困苦都经历了。途经鄯善,遭遇沙尘暴,黄沙遮天蔽日,一行人蒙着纱布才能睁开眼睛、辨识路线,行进极其艰难。路上缺水,在补给站装一壶水,渴得受不了才舍得喝一口,干得口鼻出血,有人还晕倒过。有诗为证:

走路靠脚板,吃饭啃干粮,顶着风雨雪,喝的冰凉水

睡的露天房,躺是地当床,口鼻常流血,嘴唇干梆梆。

他们从山连山川连川的陕北,到平沙莽莽黄色入天的南疆,再到共和国的首都北京,他们到底走了多少路,谁也不清楚,谁也没算过!

到达北京的时候,他们的身体极度地疲惫,吃饭吃不进去,接连好几天只想喝水,上级安排他们休息一个星期,等待命令。

一天早晨,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,朝霞染红了天地,他们这些经过血与火锤炼的勇士,沐浴着早晨的新鲜空气,来到天安门前,站在天安门广场,面对人民英雄纪念碑,他们不由得想起了昔日同壕战斗的出生入死的英勇牺牲的战友。班长、排长、连长、指导员、营长,牺牲了一个又一个。一次战斗,连队就少了很多战友。每次想到熟悉的面孔不在了,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,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。他们的事迹与精神正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写的那样,永垂不朽。

正当他们整装待发的时候,**停战了。他们这些经过战争洗礼的勇士们,响应政府号召,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,为建设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。

全书连载结束!

5
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