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

手机版

铁血读书>都市>再入轮回之生如夏花>第九十三章 苏格兰番茄面
背景颜色:
绿
字体大小:
← →实现上下章节查看,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

第九十三章 苏格兰番茄面

小说:再入轮回之生如夏花 作者:家在南极 更新时间:2022/2/4 10:28:57

这个场景令李萍瞪大眼睛,再看看后面,张璇没有准备,急得低声问丁玉盈:“怎么办?怎么办?”

阿绣端来一大盘切好的青皮甜瓜,名字叫着落花甜的,推着张璇过来说:“师傅请吃瓜!”

唐玉娟一面看着,忍着笑,端过来插着牙签的卤味猪耳朵,说:“师傅请吃肉!”

就剩丁玉盈和李萍没过来了,包家伦笑着喝口茶吃块肉,又啃块瓜,说:“行了!心意到了就行了!赵姐,那个跳绳还在练吗?跑步能坚持吗?”

潘晓圆说:“师傅,你不是能算出来吗?”

“啊!师傅当然能看出来,你看她脸色比以前好多了吧!这个需要坚持,不要怕谁说闲话,晨跑晚跑是有点和大家的运动方式不同,跳绳嘛,看着很幼稚不是?可以在家跳。以后,我给大家设计制造个跑步机,放在家里就能练了。这个身体健康,才是最重要的,一年两年看不到效果,三四十岁以后,很多人因为缺乏运动锻炼,早衰和疾病提前到来,你就可以笑话他们了。更重要的是,现在趁着第二次发育机会,还能再长一些身高。”

“长那么**什么?”潘晓圆总爱抬扛,

“你俩我就不说了,已经结婚了,就没有可塑性了。这身高可不止是自己的事情,自己的增高潜能挖掘激活以后,就像一棵玉米,个子大长得健康茁壮,结个玉米穗就大些吧!父母个子高,身体健康,孩子的身高就显现出来,身体也更健康,这就叫基因优选。高个找个矮个,这不是自我品种矮化吗?”

“那武松和武大郎是亲兄弟,为什么身高不一样?”潘晓圆总会见缝扎针抬杠。

“这个问题,你得去问他娘,书上说他们父母早亡,兄弟相依为命,估计你也问不出来。”

唐玉娟笑着问:“饭菜怎么做?”

“西红柿熟了没有?咱做个苏格兰西红柿打卤面怎么样?人多不用擀面条,咱有干面条,调几个卤菜就行,明天上午咱再搞个正式宴会。”

七哥和九哥已经下楼走了,他们和木匠在一起吃饭。七个木匠里,有附近村子的,要回家,有远处的晚上就不走了,就睡在敞棚里面的地铺上。包妈和潘荷花做饭,也是下肉面条,从街上买回来的干面条,还要给他们蒸馒头。

这边几个人要看师傅如何打造祝道绣成为歌手,匆匆吃完饭,包家伦叫大家换上软底拖鞋,上楼去用自己的音响测评一下她们带回来的磁带声效。

老肖喊李萍回家,她说明天再回,晚上和包大妹一起睡。包妈再挽留一下,老肖就干脆也不走了。

老肖家今年秋季就没有种地,她们村也是今年秋季调整土地,她家的就不要了,也是准备过了伏天就搬家进城。她家还没有搞到农转非指标,也没拿到户迁申请表,但李大老表脸皮较厚,他那性格比较粗大,和领导关系也不错,经某人指点,在县医院给老肖办了个慢行风湿性关节炎病历,全套住院手续诊断证明弄得和真的一样,凭着这个,就能先斩后奏,到单身宿舍住着磨蹭等候发落。

他夫妇有四个孩子,中间两个是女儿,大儿子比包家伦大一岁。最小的儿子和小妹一样,还没有上学,现在正在和小妹在一起玩儿。

今天,她娘仨来林场,一个是询问进城时间安排,另一个就是看能不能旧事重提,包家伦又是个什么态度。

看见丁玉盈和阿绣,老肖已经彻底心凉凉了,自己女儿已经在个头上输了一大截。那小子和别人不一样,修着个很精神平头短发,英气勃勃,身边都是高个美女,哪有萍儿的机会?

偏偏女儿又被吸引过去,还不能强行喊回来。上次的草率决定,已经被她无声的埋怨抗议多次了,一提到相亲的事儿,她就发脾气扔东西,这儿大不由爷,女大也是不中留啊!

这个小小录音棚被七哥九哥重新布置一下,看上去就简洁高档多了,关键还是新设备的品味格调提升了整体层次。

就这点空间,门后墙边是一排软座沙发,墙壁上是吸音贴纸和厚窗帘,包家伦示意大家坐下来,说:“第一件事是要求,这个楼上一般人不让上来,这个院子连我妈都不让进。原因是,他们没有素质,胡乱大声说话,影响录音,这里随时都会在录音,这一片设备,都是录音录像机器,说实话,这就是我的玩具,很昂贵的玩具。这些东西比一般专业录音棚的设备都高级,加上又添置的这些东西,前后花了七百多万。”

“所以,你们在这里看到的,听到的,都不能说出去。这不是败家精是什么,人家知道我玩掉这么多钱,会骂人的,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,人言可畏啊!谁都不能说出去!”

“我来说说下半年的工作计划。潘晓圆你们几个都是有单位有工作的,我就不多说了。丁玉盈的户口随老爹,也是吃商品粮的城镇户口,也不用担心。”

“困难的是阿绣和唐玉娟的问题,都是亲戚,能帮一下就帮一下吧!我会在七月中旬,和丁玉盈去拍电影,离现在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,当中还要参加考试,还有工厂在建设当中,时间很紧张。”

“你们四个和张璇的节目,等专辑推广宣传普及之后,能不能参加今年的晚会?就看听众喜爱程度了,听众点播量,就是你们的入场券。我今年主要是想把阿绣和唐玉娟送上晚会,两个半文盲的识字数量,不超过两千字吧!三年级水平上下。要想成功,那就得付出更大的努力。我们先听听张璇的磁带,放在这专业音响上,是什么效果?”

新时代音像社的录音设备是从荷兰采购的,但要和后世的电脑合成设备相比,毕竟还有几十年的技术代沟,他们话筒功放调音台肯定不能和后世的专业级声卡同日而语,再加上乐队的水平和乐器配器本身技术使用理念所限,在这套专业放大镜面前测试,就显得粗糙多了。

张璇的表现很普通平常,没有特色,唯一的特色就是青春甜美的声线却埋没在噪杂的电声乐器、打击乐器里。他们的策划和监制制作人水平也就那样。

包家伦摇摇头,直言点评一番,说:“这个专辑等我回来,咱重新录制。”

聆听潘晓圆的表演,也是同样的通病。

就说:“赵姐,如果,你找个合适的人出面,在市里建个文化公司,我去担任音乐编辑,兼总监制,这些设备算到投资里去,不要三年,我能干翻那个三流的新时代。就他们这水平,我能甩他十八条街。”

潘晓圆就说:“师傅!表演一首吧!”

包家伦从一边找出来一堆画稿,说:“这是阿绣和唐玉娟参加晚会时的舞台形象设计,我给每人弄了三首歌,能被选上一首登台演唱,那就是胜利和成功。”

几个人不准随意走动,包家伦就在她们面前展示,然后阿绣就和唐玉娟相互胳膊肘捣一下,脸红起来。

伴奏需要一种种乐器演奏再合成在一起,有了这些设备,包家伦使用起来得心应手,很是熟络。可惜没有专业乐队,几个人都不懂乐器,只能由他自己来慢慢搞了。

混音合成伴奏曲,在双排高低键电子琴上演奏主旋律和节奏,正式版的编制花费了一个多小时,终于有点模样了。

室内红灯亮起来,显示正在录音。

混音台对面的幕布上幻灯片是电脑控制的,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电脑的功效啊!看着他一键启动,幻灯片上就出现动画片来。一群穿着图画上的设计服装姑娘蹦蹦跳跳出来,随着音乐起舞,包家伦跟着节奏,开口唱起来:“茶山的阿妹俏模样,啊吔…吔…吔…吔…俏模样,十指尖尖采茶忙,啊吔…吔…吔…吔…采茶忙。引得蝴蝶翩翩飞,呀引得蜜蜂嗡嗡唱。。。。。。”

等指示红灯熄灭,包家伦说:“这个回头阿绣好好练习,等过完端午节,就给你录个正式版寄出去,等我回来,再给你编个舞步,提前录制个视频哈!大家要休息吗?隔壁房间除了我的那间,随便选哈!那个李图和我睡,你俩得分开,不好意思哈!”

见潘晓圆挥舞下拳头。包家伦连忙说:“我再玩会儿,再合出来几首伴奏,明晚教小表姨唱歌哈!”

村子里的夏播基本结束了,建筑工人开始上班,老任的工地又繁忙起来。

夏收的时候,依旧有许多车辆给房管所后面的洼地上堆倒泥沙,全县的建设工地加起来,也没有这个地方繁忙,不只是房管所这边大量垫土,村部以东的这片地也要堆出高出公路路面的大量土方。

老任发布江湖令,来自全县各乡镇的三十多部私人运输拖拉机,以每车十二方六十块的价格,不论是黄土还是河砂泥沙,只管运来。两片场地第一批就各自先拉一千车,根据效果再决定是不是继续升高地面。

包达容也想去拉沙,包家伦不许,现在是玉米水稻管理关键期,尤其是春稻,正是分蘖关键期,每天都要巡查是否有病害虫情,还要随时看着放牛孩不能翻沟爬进来。

夏收之后,一直没有有效降水,主要是晴好天气为主流,就是下雨,也是零星小雨,没有打湿地皮过。

村民下秧都是准备栽麦茬秧,就在等待端午节这个传统汛期。

0
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