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

手机版

铁血读书>都市>京脊人家>第三十五章 四面钟
背景颜色:
绿
字体大小:
← →实现上下章节查看,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

第三十五章 四面钟

小说:京脊人家 作者:花清袂 更新时间:2022/5/10 16:42:15

“你们觉得这里怎么样。”

“不错不错,适合做培训班。”几位花甲的老前辈从其他房间走出来,神采奕奕精神矍铄,潘桦父母这段时间一直说要开戏曲培训班,吵吵嚷嚷的几天功夫都花在这找房子了。

“呦?您这是做兴趣培训班是吧,那再好不过了,这里都是商住两用的,也可以注册公司。”

房间的格局看着很敞亮,窗外不远处就能看到北京天桥市民广场,潘父上前俯瞰着广场,一边的销售眼尖,忙上前接着介绍,“这广场可不错,离着德云社、天桥剧场更近,每天晚上人都来这儿遛弯,运气好的话还能碰上明星呢,对了我问一下你们是办什么培训班,书画还是钢琴?这地儿够用吗?”

“京剧。”

“呦,京剧的话,就有些难度了。”潘父话落,这销售就变了口风,不过态度还是很热情,“京剧不好租这房了,我还是给你们留意一下其他的?”

好地段的房子固然价位高,当然这销售也是直性子,“这是这房子的租金价位,你们看一下。”

“这确实有些高了。”

“对,要不考虑一下别的地儿?”

“这样吧,我这面会继续跟您留意,您这需求我也会发我们群里,价位是一方面,高有高的道理,但就是你们觉得不高,这房子也不能租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京剧我可听了不少,那都是亮嗓子,一嗓子唱出来,这窗户外的鸟儿估计都惊了,这片物业也是有规定,像这种没有做过降噪处理的房间,他们是不许出租的,怕扰民。”

“这样啊,我还以为是我们这唱京剧的怎么了。”

“哪能是你们啊,京剧是国粹,尊重还来不及呢。”

“那就麻烦您了,帮我们留意留意。”

“您客气。”

“那就走吧,别耽误人家工作了,我们去天桥广场那面遛遛弯,也再找找地儿。”潘父一行人先撤了,房子的条件是不错,只是这不适合用作做戏曲培训班,这还没开始就碰了壁,潘桦父母今后的工作可难着呢。

“实在不好意思,几位老师,本想着能定,这房子不合适,让你们白过来一趟。”

“大家的事儿,老客气什么,这找房子、拼地段就得心细,地方很重要。”

泛黄的楼体时不时的就会翻新一次,这天桥市民广场的四面钟看上去新了很多,中西合璧的风格让它成为了北京中轴线上南段步道的一大景点,“这“丝米儿(北京老话,即:四面钟)”钟楼子是又翻新了,还是看习惯了以前的样子。”

“中轴线申遗,这条线上所有的古建都在修缮,是好事啊。”

“等天热了,这大鲶鱼风筝就来了,到时候咱也带着孙子,放放晦气。”

“老潘,您这啥时候抱上孙子,到时候可别跟咱们不合群了。”

几位梨园老人聊着趣事,倒是扎了老潘的心,潘母更是发愁起来,“哪那么容易,这姑娘现在都不知道找对象,之前介绍的对象自己又不上心。”

“不会还没有从之前的感情中走出来吧。”

“估计是走出来了。”潘母也不敢确定,不过这句话一出,这才觉得父母二人对潘桦的关心真的太少了,现在只顾着忙活戏曲社,退休之后还是把一切交给了工作,连关心闺女的时间都没有,一次次的这样,也是让潘桦练就了一身本事。

“甭想了,相信您家闺女吧,瞅这一脸犯愁的样儿,一看就是内疚惯了,实在不行啊,我们大家伙一起努力给桦桦介绍介绍对象。”

“行,真要有合适的你们就多留意留意。”潘父毫不客气,这是多希望赶紧将自己的闺女嫁出去。

“您闺女现在可是咱老戏园子的香饽饽,您看她在京戏论坛上发的帖子了吗,都被推到首页了。”

“什么帖子?”

“我这儿有,您看看。”

“论传统文化京剧的数字变革?”潘母不理解,原本之前在论坛上就已经够让自己丢脸了,这没想到现在还是如此,“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,这姑娘有点不务正业了。”

“您可不能这么说,当时在论坛上我们也不是很相信,但回头一想,您想想现在就连以前的传统演出都和数字相结合了,什么特效、舞台投影技术这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,说不定还真能给京剧添一片瓦呢。”

“所以说咱的这思路就要打开,您看就像这四面钟,2003年复建后,保留到现在,基本上每年都会做一些修缮工作,要看这四面钟的老照片,那这楼早在解放后就被毁了,旧的东西推翻重来,新的东西才能立得住,我们总是在保持着旧的思维观念,这新的东西来了,我们还是要接受的。”

“这就是咱创新北京的理念了。”

“我还是不能接受女儿做这个,总觉得她唱好戏比什么都好。”

“您还没看出来,您闺女现在对这件事这么上心,说明她就是这块料,再说了,您闺女从入行到现在,也没耽误唱戏啊。”

“您两口子啊,得学会接受新鲜事物,您就看看您俩那手机,现在还在用老年机,就这么早想步入老年生活?”

老潘夫妇没了话,可能更应该深思的应该是他们,作为父母,这些年对潘桦的关心少多半原因是因为双方之间的代沟,信息的不对等和所接触事物的不同也是让这家人的关系看上去和睦,实则却永远逾越这条鸿沟。

潘桦也知道父母的古板,都是一直包容着,看着网页中被置顶的文章,她还是有些担心了,“这下好了,爸妈肯定都知道了,那两个老古板指不定又怎么说我呢!”

“闺女,您这说谁是老古板呢?”

这一回头,老两口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身后,“爸妈,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,这……那个我古板,没说你们俩。”明知道这种理由肯定不行,潘桦硬说着。

“闺女,你写的文章我们看到了,说真的……”

“怎么办?又要开始了。”

“说真的……写的不错。”

“啊?”

“爸妈是不是真的很古板?”

“好像有点吧。”从口风上探出父母应该是接受自己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了,潘桦不再担忧,更是皮了起来。

“从现在开始,你就带着我们二老去你们年轻人的地方玩。”

“啊?”潘桦再次张大了嘴,一向古板的父母,这回要主动接纳新的事物了,“真要玩?爸妈你俩这是想通了。”

“您啊,就给孩子说实话得了。”潘父看不下去了,“这还得谢谢您的那些老师,今儿我们去天桥看房子去了,回头就说起你写的这篇文章,我们还争执了一会儿,但后来想想我们要办戏曲班的话,有些新鲜的东西我们还是得接受,因为来的学生指不定是什么95后00后,这要是不掌握一点你们年轻人喜欢的东西,估计到时候来交流都是问题。”

“原来是为了学生才想通的。”潘桦显得有些失望,可能是原本认为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比较压抑的相处模式而改变,到头来还是为了学生?

“看,我就说吧,您给闺女说实话,她肯定有意见,怎么办,闺女生气了,不带我们出去玩,咱俩还是去喝喝茶看看报纸吧。”

欲情故纵,这老潘父母的心眼是真多,“好了,好了,爸妈,我带你们去还不行吗,现在就去。”潘桦心里很清楚,这是父母故意跟自己较劲呢,但是她等这一天等了好久,想着想着喜从心来,老潘父母看着潘桦挂在脸上的笑,这一瞬间好像才明白,一个家庭的相处最重要的还是兴趣相投。

“爸妈,你们确定你们能接受新鲜事物?”

“那可不,我跟你妈都是大风大浪过来的,什么没见过,这唱戏唱了这么多年,早已经是百味人生了。”潘父异常的自信,潘桦眼睛滴溜一转,不知道憋了多少坏。

带着3D眼镜,眼镜中的那颗子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自己袭来,老潘夫妇吓了一跳,手里的爆米花差点就留不住了,“干嘛呢你,闺女还在呢,稳住。”潘母自己吓得不轻,反倒是恶人先告状起来。

“这也太真实了。”

“嘘……”

眼前的场景多番变幻着,刺激的过山车急促而下,却就能感受到耳边的劲风,“哎呦,掉下去了掉下去了。”

“别这么大声,咱现在还在商场呢,真是不嫌丢人的。”潘父一边“指责”着,很自信的戴上了VR眼镜,还没到一分钟,急忙喊起了潘桦,“桦桦,快拉住爸爸,这要掉下去了。”

“没出息。”潘母回了一句,不过这潘父早已经腿都软了,一边的服务员吓坏了,“叔,您这没事吧,要不咱停下来。”

“没事,我爸坚强着呢。”

潘父双腿打颤,颤颤巍巍的站不稳,潘桦在一边乐得不行了,服务员不禁纳闷起来,“这是亲闺女吗?”

过山车的轨道消失在眼前,一切终究是安静了下来,老北京古城故宫,以更快的速度生长着,快速建模搭建而成的戏台上,熟悉的一幕又出现了,没错这就是之前汐汐跟文启一起去看的VR体验,看到这儿戏台子上建模的3D人物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,潘桦父母沉浸其中,嘴里也哼起了小调,在摘下眼镜的瞬间,二老是真实感受到了这数字科技所带来的奇妙,“没想到,这京剧还能这么玩?”

“爸,这就是我跟您之前说过的文化的交融,现在是数字时代,任何形势的文化都可以做到这样,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它的传播,文化就是需要传播的,京剧也一样,需要突破出传统文化的壁垒。”

0
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